生物基材料突围:从实验室到量产的长征
2025年02月19日
技术转化之困
青岛某研究院研发的蓖麻油基聚氨酯材料,实验室性能达军用标准,但量产时因催化剂成本过高,导致价格是石油基产品的3倍。后与万华化学合作优化工艺路线,将催化剂用量降低72%,才使成本进入可商用范围。
性能平衡艺术
安徽某工装企业采用玉米淀粉纤维混纺面料时,初期产品抗撕裂强度比标准低23%。通过调整纺丝牵伸比和热定型温度,并添加2%的碳纳米管,最终使耐磨指数达标,但克重增加导致每件工装成本上升8元。
认证体系攻坚
江苏某阻燃材料厂商的生物基产品申请EN469认证时,因燃烧时释放的有机酸超标被退回。研发团队耗时14个月调整分子结构,引入磷酸酯阻燃剂,最终通过认证,但产品寿命从5年降至3.5年。
如有任何问题,可以随时添加微信免费咨询,微信号:1465770699
下一篇: 工作服设计中的透气性与舒适感的平衡
上一篇: 工业元宇宙实践:虚拟工厂的采购革命
